• 0539-8129682
  • lyshszh@ly.shandong.cn
  • TOP

     网站首页  机关党建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信息公开  我要参与 
     组织信息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组织网络 
     组织会议 
     时政要闻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基层新闻 
     典型经验 
     应急救援 
     应急救护 
     人道救助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财务信息 
     募捐资格 
     物资捐赠查询 
     资金捐赠查询 
     物资捐赠使用公示 
     资金捐赠使用公示 
     社会捐赠公示 
     红十字会员 
     红十字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应急救护培训 
     我要求助 
     捐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测试

    山东省十佳“魔豆妈妈”揭晓临沂市牛庆花、刘加芹光荣入选
    2018-06-08 admin  审核人:

    牛庆花

    刘加芹(左一)

    6月1日上午,山东省红十字会、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山东区域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3市75名选手报名参与评选,其中临沂市37名。经评审委员会严格筛选评定,最终我市的新时代红嫂代表牛庆花、刘加芹以位列全部参赛选手前三、前十的成绩分获一、二等奖,同时获评为山东省十佳“魔豆妈妈”,分别获得由“中国红十字会•淘宝公益”专项基金提供奖金1万元和5000元。蒋红霞、卞成飞、王美玲、马启迪、张秀5人获三等奖,每人获得由山东省红十字会提供的奖金2000元;张晓岑获优秀奖。临沂市红十字会获优秀组织奖。我市参赛人选和获奖总数均列全省第一。接下来,牛庆花与我省另两位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山东参加全国优秀“魔豆妈妈”创业者评选,并由淘宝大学教师对入围的“魔豆妈妈”进行创业发展指导,完善电商创业方案,角逐全国前20强。

    山东省区域赛自启动以来,临沂市红十字会、市妇联牵头会同市残联、市扶贫办联合发文,安排专题会议进行动员,多次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选拔推荐,组织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推广。这些参赛典型面对困境,发扬沂蒙精神,艰苦奋斗,追逐梦想,带领身边群众共同致富的新时代沂蒙女性,在建设大美新临沂创业奉献中传播了沂蒙新女性“魔豆妈妈”自强不息、脱贫励志的正能量。下一步,临沂市红十字会、市妇联、市残联、市扶贫办将进一步宣传我市“魔豆妈妈”们的先进事迹,结合红十字在参与电商扶贫、开展互联网人道资源动员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动员社会爱心力量,服务精准扶贫,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重点,发挥好党和政府人道领域桥梁和助手作用。

    据悉,“魔豆妈妈”是2010年淘宝网捐赠1000万元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设立的“中国红十字会•淘宝公益”专项基金主要运营的项目,是一项旨在帮助自强自立的困境妈妈改变命运的电商创就业工程,也是励志创业的正能量传播,更是一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互联网+扶贫+人道公益”的产业扶贫模式,同时希望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聚合人道资源,传播和扩散“魔豆妈妈”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不懈努力的好声音、好故事,激发更多逆境中的母亲脱贫内生动力和创业激情。

    牛庆花事迹及项目材料

    沂蒙扶贫六姐妹——牛庆花:不让一个乡亲脱贫路上掉队

    牛庆花,山东临沂蒙阴孟良晏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出生于1983年,初中学历,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照顾残疾父亲,婚后丈夫外出打工,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养猪、种地、照顾老人、带孩子,每日辛苦劳作,一人顶三四个壮劳力。2015年底接触电商注册淘宝店铺,2016年成立蒙阴孟良晏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打出了“孟良崮果园”网店品牌,经营蜜桃、花生等20多种水果、杂粮、土特产。短短两年发展,年销量已达600余万。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乡亲,与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人签订帮扶协议,每年帮助贫困户增收3000—8000元。免费为电子商务现场授课培训班100余次,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帮助有发展电商意愿的50名青年开设网店,被誉为新时代的“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

    (一)个人情况

    喂猪、养羊、种地,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妇。

    2005年,牛庆花结婚时和丈夫从青岛回到了蒙阴老家,那时候穷的连房子都盖不起,下雨床上都要接个脸盆。婚后第二年,丈夫就起身外出打工。为了能过上好日子,牛庆花开始和其他人一样,在家里养猪、养羊、种地。

    日子很苦、很累,但是那时候她在乡亲们眼里,是个能干、持家的好手。

    20亩果园、100多头猪、40多只羊、200多只鸡……这在农村4个大老爷们都干不完,牛庆花却咬着牙自己干。早上4点钟起床,把孩子自己锁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上山摘桃,然后拉出去卖;家里的猪下小猪仔,她三天三夜不睡觉。一个女人干几个大老爷们的活,有时候她累的自己回家抹眼泪,但是除了继续这样干下去,牛庆花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那时她也一直觉得自己的一辈子就只能这样过。

    北晏子村距离蒙阴县城23公里,距离镇子也有几里地,是个闭塞的村庄,村里的其他人家也是这样,家里种几亩果园,养几头猪,一年的收入全靠这些。所以在乡亲们的眼里,牛庆花除了能干、吃苦,看不出其他。

    一根网线连接山外,她华丽转身成了村里的“电商大亨”。

    生活转机出现在2015年,村里的第一书记请来老师,给村里做电商培训,只有初中水平的牛庆花壮着胆去了。毕竟那时候的牛庆花不仅不懂什么是电子商务,连鼠标是什么都不知道,手机也是在外打工的老公淘汰下来的。

    就是这次壮着胆参加的电商培训改变了牛庆花的生活,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看到了山里新的发展出路。此后,牛庆花每天早上把孩子安顿好以后,都要骑五十公里的山路到桃墟镇接受电商培训。

    经过十天的电商培训之后,牛庆花很快就开了一家“孟良崮果园”。“我们这边有桃子、苹果、花生,都是自己种的东西,不仅好吃,而且货品充足,我就想试试。”

    刚开始卖货,牛庆花先用自己的花生和苹果打开销路。“当时我卖的花生价格比其他卖家的花生价格低,就是为了让大家先尝尝,我们沂蒙山出的花生好吃。”牛庆花说。

    但是牛庆花的网店不是为了卖花生,主要经营的还是桃子和苹果等,所以每当有客人下订单时,牛庆花发精选的货,而且买花生的送苹果,买苹果的送花生。

    “他们尝到好吃,而且也认可我的人了,渐渐顾客就多了。”牛庆花说。

    初尝电商,牛庆花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商机。

    到2016年年初,牛庆花便在自己的网店里开始预售蒙阴蜜桃。这次预售让牛庆花的名字远近闻名。4斤蜜桃25.9元,3斤红油桃29.9元,当年牛庆花预售总额度卖到了100多万。

    “当时很多人都劝我,说量太大,而且我们老公也开始担心,让我把钱退给人家。”牛庆花说。

    沂蒙山的女人都有股韧劲,也有股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牛庆花咬着牙,出去找种桃大户,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毛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蜜桃。“虽然签订了合同,但是很多人还是不信。”牛庆花说。

    到了蜜桃成熟季,牛庆花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不仅保证这100万的订单如期发货,也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她华丽转身成了村里的电商“大亨”。

    (二)项目情况

    为保证孟良崮果园产品的质量,牛庆花亲自到桃园检测蜜桃的含糖量,挑选最优果品,仅半年的时间网店就积累了超高的人气,仅2017年一年营业额就达到400多万元。在蜜桃销售旺季,月销售量达到20余万斤,平均一天销售6000多斤;在苹果销售旺季,月销售量达到12万斤;在花生销售旺季,月销售量达到5万多斤。

    致富不忘乡亲,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眼看着网店越来越好,牛庆花说:“是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是这里的乡亲们帮着我致富,现在我要帮着他们致富。”

    虽然是淡季,在牛庆花的包装车间里,还有工人正在打包包装,其中张继菊就是村里的贫困户。

    “在这里一天能挣80块,比我自己种果园强多了,还能照顾家里。”张继菊说。张继菊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丈夫长期卧床,需要常年吃药,之前靠中两亩果园为生,但是每年的收入都是入不敷出。“来这里的时候,家里还欠了两万块钱的债,现在都还清了。”张继菊笑着说。

    像张继菊这样的贫困户还有15户,他们都与牛庆花签订了扶贫协议。

    “这些人他们想来我这里干我就优先录用,不想来这里干,我就高价收购他们的农副产品。”牛庆花说。市场价是3.5元一斤的桃子,牛庆花就给贫困户4元一斤的价格收购。“我干网店能多赚点,就跟他们多分一点。”牛庆花说。

    除了直接吸纳贫困户,牛庆花还帮助贫困户的子女就业。伊廷秀今年40岁,你家里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常年生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丈夫在家务农,生活过的十分紧巴。母亲是贫困户,为了帮助她,牛庆花邀请她来网店上班,分拣、包装这些轻松的活对她来说不难。每天走15分钟的路上,上午还管饭,关键是还能照顾家里。

    “能在家门口挣钱,我觉得挺满足的。”伊廷秀说。

    “一般贫困户子女在网店里干活的话,我就和他们约定好,逢年过节看望长辈时,他们出600元,我就出400元,给老人带去,是他们的一份孝心,也是我的一份感恩。”牛庆花说。

    在牛庆花的带领下,这个远在沂蒙山腹地小山村思想渐渐开放,一根网线串起了乡亲们的致富路。

    野店镇北晏子村共有贫困户24户,42人,为尽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牛庆花利用电商和果品资源优势,针对贫困户在电商各个环节进行帮扶,每年帮助贫困户增收3000—8000元。一是按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网店和24户贫困户签订了桃、苹果等收购协议,保护价每斤分别比市场价高出10%,确保贫困户从中真正获得利益。二是吸纳贫困户就业,通过线下包装和物流发货,吸收了20余名贫困户及其子女从事果品分拣、包装、物流等工作。三是开展电商创业培训,牛庆花利用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举办培训班,帮助有发展电商意愿的贫困户开设网店。目前,已举办免费电子商务培训1次,培训困难群众60余人,帮助烟庄、新盛、大山等村有发展电商意愿的18户贫困户开设网店。四是开展免费代销服务,网店对12户贫困户提供免费代卖果品服务,拓宽其果品销售渠道,提升果品价格。不仅如此,牛庆花还在2017年春节期间,亲自到16户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每户贫困户送去了400元的现金和米、面等慰问品,总价值约为7000余元。

    真情付出获赞誉

    提到“沂蒙六姐妹”,很多人就联想到战争年代为了革命胜利作出巨大奉献的临沂女性们。如今,和平年代临沂又涌现了一批新时代的女性代表,她们艰苦奋斗、干事创业带动当地人走向了共同富裕道路,被称为新时代的沂蒙扶贫“六姐妹”。

    “俺打小听着‘沂蒙六姐妹’故事长大,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党中央提出2020年要全面脱贫的目标时,俺就想着绝对不能扯国家后腿,不光自己要脱贫,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其他人脱贫。”牛庆花以她的真情付出,热心扶贫被誉为新时代的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

    先后被表彰为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社交电商“新农人”、全省优秀新型业农民、全省优秀青年农场主、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市“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手标兵”,临沂市最美家庭,并当选为临沂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

    二、项目规划

    1、创品牌。目前已注册了“晏秾”品牌商标,对本地和周边的原生态优质农产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产品质控,努力打造沂蒙山原生态有机优质农产品品牌,更好的推广蒙阴蜜桃等地标性优质农产品。

    2、建基地。为加快电子商务规模发展,提高销售业绩,公司投资100余万元,租赁土地10亩,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及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一处。建设加工车间和办公区1200平,已投入使用,公司营业额有了明显的提升。

    3、共致富。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协议帮扶贫困家庭,指导并带动更多自强不息的魔豆妈妈通过参与电商实现创业、就业。开展电商培训,指导有发展电商意愿的青年开设网店,实劳动致富。

    更加希望 “魔豆妈妈” 电商创就业扶持工程这样帮助困难母亲群体脱贫的优秀项目能在沂蒙老区落地生根,让更多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沂蒙母亲受益。

    刘加芹事迹及项目材料

    “魔豆妈妈”刘加芹今年43岁,曾是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武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999年与丈夫张明峰结婚时,公公婆婆已瘫痪在床4年,家里现金仅剩20元,还背负2万元沉重债务。2004年,29岁的刘加芹又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心脏装上了起搏器,疾病才得以治愈。让人揪心的是,因为手术的原因,刘加芹左腿行走困难,肢体三级残疾,医生说是脉管炎,可能有截肢的危险。面对命运的多次打击,看着自己活波可爱的孩子,刘加芹没有失去信心,坚强面对病痛,在丈夫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左腿逐渐恢复正常。

    刘加芹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乡镇政府为她们落实了低保等惠民政策,不少好心的乡亲们还借钱帮她治病,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病情渐渐好转,俺想着光指望政府、乡亲们也不行,自己也得想办法脱贫。”由于两次治病欠下了巨额债务,刘加芹决定创业还债,依仗自己会些裁缝手艺,2006年刘加芹和丈夫贷款2万元购买了10台缝纫机,创办了凯凯服装加工厂。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厂子里只有5名不懂技术的妇女,产品也没有明确的销路。面对困境,刘加芹一面培训妇女掌握技术开展生产,一面积极外出寻找销路。“一开始跑市场,人家不认识也不愿意将活交给俺。还是一个好心的阿姨,见俺在市场转了好几天,给了一份加工2000件大褂的订单。”刘加芹说,由于当时技术还不熟练,这2000件大褂花费了她们一个多月时间才完成,期间也有不合适的产品被退回来,她们都按照要求一一仔细改正。良好的信誉和严谨的质量为刘加芹她们赢来了越来越多订单,经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厂子慢慢的发展起来。

    现在,凯凯服饰就业扶贫车间人工机器已全部更新升级为电脑智能机器,各种加工设备达70台,承接了整个邹城市的中小学校校服加工,并与江苏赣榆外国语学院、济南女子学院等学校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年利润可达20多万元。

    脱贫致富的同时,刘加芹没忘记自己的经历,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她在招工时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优先录用残疾人,而且残疾人每做一件衣服比常人多给0.5元加工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妇女来厂工作,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

    有些贫困户刚进厂不会手艺,刘加芹就办培训班,手把手耐心教;有些贫困户残疾程度较重,没法到工厂上班,刘加芹就给他们家里送去缝纫机。每到中午,刘加芹还为在厂工作的员工提供免费伙食。

    凯凯服饰就业扶贫车间目前拥有40多名职工,其中残疾人15名,带动了周边5个村庄的贫困人口在车间就业,很多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在车间工作实现了就业脱贫。

    今年32岁咸家庄村村民的赵治美因病截肢,丈夫也是常年患病,一直靠药物维持,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我身体不好,以前每天要喝70元的中药,家里负债累累。查出骨髓炎后又花了2万元做截肢手术,自此呆在家里就不想出门了,觉得低人一等。”赵治美说,刘加芹了解情况后主动鼓励她到扶贫车间工作,看她带着假肢行动不便,就送来了一台缝纫机,让她每月足不出户就能拿上1000多元工资,不用再为生计发愁,生活也有了奔头。

    “在最困难的时候,俺心里有过‘如果这时能有人帮一把该多好’的想法,推己及人,俺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的人。接下来,俺打算扩大就业扶贫车间的产业规模,给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鼓励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创业,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刘加芹说。

    在刘加芹的努力下,凯凯服饰有限公司先后被授予临沂市残疾人就就业扶贫优秀基地和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扶贫优秀基地,平邑县巾帼创业优秀基地,她个人也因此获得了临沂市自强模范、临沂市三八红旗手、平邑县道德模范、平邑县巾帼致富标兵荣誉称号,平邑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还被誉为新时期的沂蒙扶贫六姐妹。刘加芹说:“这些荣誉既是对我的认可,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今后,我将继续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妇女姐妹脱贫致富、实现梦想。”

    谈到未来的发展,刘加芹想法很多。她打算继续推进凯凯服饰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加强公司的管理现代化,细化公司部门布局和分工,增强设计能力,提高产品品味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公司销售现代化,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通过电商扩大销售规模,加大公司利润空间。可以预见,凯凯服饰有限公司在她的带领下,必将带动更多的沂蒙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的事业必将走向新的腾飞和辉煌。

    【关闭窗口】
  •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府佑大厦B座10楼   电话(传真):0539-8129682   邮编:276001
  • 电子邮箱:lyshszh@ly.shandong.cn

临沂市红十字会 主办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26973号   技术支持: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