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中共党员,临沂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她把办公室搬到了抗疫一线,全面主持疫情防控护理工作,经过30余天无休的坚守,在临沂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她又带领护理团队请缨奔赴武汉,并担任山东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护理组长,她深入病区,与舱内队员同甘苦、共奋斗,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房创建新冠肺炎护理标准化病房,得到了省、国家卫健委巡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树立了抗疫战线的“新沂蒙精神”,贡献了“临医智慧”,让各地认识了成熟可复制的“临沂标准”。回顾王芹在从临沂到转战武汉近60天的心路历程,那是一首长诗,更是一面旗帜。
把办公室搬到抗疫一线:与子同袍,为爱无惧
庚子初春,疫情突袭,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成了全市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王芹已敏锐得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她未雨绸缪,制定紧急预案并多方协调。当她含泪把“招募令”发布到医院内网,一天之内就有330余名护士迅速在请战书上按下了红手印,从未对困难示弱的王芹几度流下了热泪,因为她被越来越多无畏又可爱的白衣战士们深深得感动着。她说她要做这群逆行天使的臂膀,她把自己的办公室直接搬到了一线,每天她不分昼夜穿梭于发热门诊、应急病房、留观病房之间,倾听相关科室的呼声和诉求,查找问题,优化流程,强化管理,紧跟国家抗疫最新指南标准,制定出更加科学严苛的“临医方案”。“医护人员的安全大于天,必须打胜仗,零感染,否则我难辞其咎”这是王芹的誓言,她不允许有一个战友感染,不允许有一个患者轻易死亡,她用爱与责任守望生命,用专注的职业精神展现一名护理管理者危急时刻的使命与担当。
每一批护士入仓前的岗位培训和技能模拟演练,每一项防护装备的检查与督导,王芹都事必躬亲,近乎苛刻;每当看到战士们被汗水浸泡苍白的双手,被护目镜压出道道伤痕的脸庞,王芹说她的心都在滴血;每当有队员出舱休整,这样的仪式她再忙也从不缺席;每当目送一批又一批康复出院的新冠患者离去时,王芹的心情是激动澎湃的,这其中凝聚着她与她的护理战队多少日夜的心血与汗水。
把工作目标做到超预期:始于专注,止于至善
王芹在主持护理团队抗疫工作期间,注重实地调研,常把问题想在前面,职能部门多跑腿,一线科室少烦忧,她对疫情相关科室推出“上门服务”:随着新增患者数量的增加,王芹及时扩充护理梯队人员数量,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当应急病房重症病人增多时,她主动协调增加监护室、急诊、呼吸专业的护理骨干;对急诊发热病人收治工作,她及时完善制度流程,协调增派保安,由保安和护士负责临时隔离人员的管理;为减少流动的风险,她加强工勤保障人员感控教育,固定病区专职保洁人员;开辟员工关爱病房,24小时收治身体出现不适的员工;对全院病房封闭式管理,申请安装门禁系统;当医院被确定为全市儿童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和全市唯一集中收治医院时,她已调度好第三负压应急病房的各项准备工作,还特地开辟了家庭式病房;她一以贯之的推行员工关爱,绝不让一名职工带病上岗、疲劳上岗,她对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情况了如指掌,孕妇、哺乳期、身体存在不适的人员一律被调离疫情一线岗位。
“她就是这样的人,一股子韧劲,一股子冲劲,满腔的热情,满心的关爱,不等你开口,该想到的、该做的她都会为你超预期的实现。”这是临床科室护士们给她最中肯的评价。
打造示范性高地,让更多人认可“临医标准”
临沂战场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率持续位居全省榜首,这其中有太多她和她的护理梯队队员们默默的坚守。在这场抗击新冠的“新孟良崮战役”即将取得阶段性胜利之际,2月19日中午,王芹接到医院党委书记衡雪源紧急通知:“任务来了,去武汉,明天就走,你看谁去?”没等书记说完,王芹就斩钉截铁的说:“我去!我是党员,ICU护士出身,有多年的护理管理经验。”王芹回忆说:“武汉前线充满危险,由我带头出征,30名护士就不会害怕,医院领导才会更加放心。”2月20日,王芹亲自挂帅带30名临医护士出征武汉,她要把“临医护理经验”推广到疫情的核心区。到了武汉,王芹担任我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的副队长,作为队内护理质控和感控首席专家,她肩上的任务更重了,她要对来自省内43家医院170余名医护人员负责,白天对援助的三所医院四个院区所有接管的传染病房都要入舱实地跟踪督导,对隔离病房内环境,病室布局流程,病房走廊环境的消杀工作要一项一项具体查看,不放过任何一项风险漏洞。晚上回到驻地,她会针对白天发现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和优化的流程,并及时传达给护理队员,经常忙到凌晨一点多。“我们要在这里利用有限的条件形成更科学的工作流程,形成经得起检验、能够推广得开的“山东方案”。她就病区内封闭式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进出隔离病房标准化流程、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保洁人员职业防护能力等进行了深入调研,与有关专家组达成了多项共识,并牵头制定了多项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国家级感控专家组视察山东医疗队工作时,就王芹主导的标准化防护、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表示肯定,并鼓励她努力打造“具有山东标准的示范性病区”。
特色护理享誉江城,护患同心温情涌动
在护士中成立特色护理工作小组,形成了呼吸操组,心理关爱小组,踝泵运动组,耳穴压豆组,刮痧组,手治手诊组,手护组,ECOM组,重症抢救组,音乐疗法组十个特色护理工作小组;通过创建“临医援鄂一线”公众号,她注重做好患者疾病期全程健康宣教与心理引导,亲自为患者示范七部洗手法,规范佩戴口罩,把正确的健康的理念、科学的自我保健技能传递给新冠患者,王芹说:“通过我们现阶段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护士指导患者,患者教导患者的良好病区气氛,病友们每天有话说,有事做,每天在床上做做踝泵运动,集体放着音乐做做呼吸操,无形之中也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走出孤独和焦虑,让乏味的隔离治疗有了欢声笑语,有了希望盼头。在援助武汉疫情防治工作中,王芹深入各托管病区亲自参与特殊病人管理,凭借她扎实的重症工作经验,把护理查房严格落实在患者床旁,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气道护理、皮肤护理、管路维护都有她一套严谨科学的工作标准;在工作流程改进上,王芹要求各病区护士长要做到分工分组,及时做好总结梳理,形成工作台账,充分发挥6s管理效能,把工作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进行效果评价,积极向各病区推广经验,形成“临医品牌”。
关爱于细微处,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叫“王队”
王芹力推员工关爱,把温暖和关爱送到医疗队每一位队员心中,作为山东援鄂护士的大家长,她告诉队员们:“无论你是临沂人、东营人、聊城人,在这里我们都是一家人,和每一名武汉人也都是一家人。”这支团队的120余名护理人员,虽然来自43家医院,但是却亲如一家,大家都亲切的喊王芹:“王队”,“王姐”!深夜2点,山东队里有一名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女护士因临时人员变动成了单班,她不远20多公里车程前去迎接,武汉的深夜是湿冷的,她却穿着单薄的队服静静在医院门口守候了近一个小时,她怕小姑娘走出医院门口的时候一眼认不出;她把队里每一名护士的情况都熟记于心,她会让每一位战地“小寿星”在生日当天都有一份爱的惊喜:队员段姗姗生日当天,收到王芹托宾馆工作人员送来的生日蛋糕,段姗姗动情得说:“王主任因为要送一批队员去新接管的病房,没有来得及分享我们的快乐,深夜又给我发来短信祝我生日快乐,真得特别感动。”她对待每一名队员宽严相济,她鼓励队员们做好工作总结,分享工作中的创新与亮点,在她的指导下山东护理团队创造性的实行了队员房间内感控再分区、外出标准化消杀流程、危重患者心理护理教程、线上学习班等多项感控、培训、操作模式创新,牵头制作了《返回驻地防护流程》、《生活区感控分区管理》等多个标准化视频,在全队中推广执行。她在党支部中积极倡导“一带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发挥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不让任何一个队员掉队,把支部变成联系党员群众的医疗队之家,鼓励每一位群众队员在思想上锤炼党性,在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与爱同行,把“新沂蒙精神”传唱江城
蒙山巍巍,沂水悠悠,王芹以满腔的热情和一颗沂蒙赤子之心,已坚守在沂蒙、江城两座抗疫阵地连续作战整整56天,这56天她夙兴夜寐,安全弦紧绷,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她的身后有30名临医护理人,有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120名护理队员,有全市1200万父老的嘱托,还有睡梦中儿子“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呓语......有人问:“王队,你累吗?”王芹说:“不累,我觉得浑身充满着力量,想想我们战火年代家乡的先辈们为守卫家国而踊跃支前、浴血战场,我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该做的还有太多太多。”疫情一日不绝,我们绝不收兵,接下来王芹的担子依然很重,她从容乐观,坚定果敢,我们看到新时期沂蒙精神在她的身上熠熠闪光,她让更多江城人记住了这位给予他们温暖与心安的沂蒙女队长,用她的豪情与担当,温暖了两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