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丽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要“主动有新作为、敢于有新作为、善于有新作为”,积极融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洪流。
主动有新作为,做坚定信念的“践行者”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会的要求。“真心”两字道出了红十字会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履行党的庄严承诺的重要途径,是在新时代主动作为的精神动力。
一是武装头脑“真心”引领。做好新时代红十字会工作,推动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印在思想上、融入到血脉中、内化到骨髓里。红十字工作者要始终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将“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学深悟透、笃行真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真心”动员和引导红十字会所联系服务的群众、社会各方面力量团结到党的周围,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二是铭记宗旨“真心”奉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三救”“三献”核心业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直接关联,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热爱是一切行动的力量源泉,红十字工作者要时刻将党的宗旨铭刻于心,满怀对人民和红十字事业的“真心”热爱努力工作,以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尊严的每一项业务,以呼唤人间大爱传递的每一个行动,使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务实为民“以心换心”。红十字会肩负着人道主义精神传承发展的重任,传播的是精神,但传播手段却是一项项实实在在行动的推进。在每一个具体工作或项目背后,都有一个或一群真实存在的困难群众,也许是等待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白血病患者;或许是追求梦想的寒门学子;也许是一群急需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高危行业一线工人;或许是边远山村中生产生活无助的贫困村民。面对鲜活的人和具体的事,红十字会必须把核心业务转化成扎实贴心的助民行动,以困难群众的切实受益赢得群众心中红十字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敢于有新作为,做履行使命的“担当者”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广泛动员人道资源,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开阔人道事业推进思路。红十字会要担当起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责任,在履行法定职责、推动“三救”“三献”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要致力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汇聚人道资源,改善最易受损群体境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致力于推动以爱心捐赠为主要形式的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致力于引领和带动有关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致力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传播公益慈善理念,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挖掘人道服务“供给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力解决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升级,红十字会提供的人道服务也要同步升级,着力在“引领、精准、实用”上下功夫。
1.突出人道服务的精神引领功能。人道服务的产销关系不同于市场上的一般供求关系,“三救”“三献”业务的本质意义不在业务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工作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这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高度契合。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设置与推进要更加注重把精力放在精神引领层面。
2.突出人道服务的受益精准度。集全国之力坚决打赢的脱贫攻坚战强调“精准”二字,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红十字人道服务产品产能尚不强大,我们决不能在人群中广泛撒网,普惠推送。人道服务更要讲求个性化、精准度、量身打造。政府保障机制日臻完善,一些传统人道品牌救助项目受益人要更具特殊性、代表性、引领性,我们推出的人道服务产品也要升级换代,要更符合个性需求、一人一品、质量精良、受益精准、服务贴心。
3.突出人道服务的实用扎根。把握“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红会所能”的思路,打造务实管用、扎根民心的人道服务品牌。嘎查、村、社区群众人道需求是什么,宣传阵地形式怎样最实用、志愿服务平台该如何搭建、应急救援模式如何立体升级、应急救护需要配套哪些“菜单”等等,这些都需要走到群众中去、体验群众生活、研究适用服务,用心体悟、真诚交流、务实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策划人道服务项目,然后锲而不舍、持续发力,人道服务品牌才可扎根人心。
三是优化红十字组织内部结构治理。在上下一盘棋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各级红十字会要上下联运、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自治区红十字会着力于顶层设计、规划蓝图、优化事业发展环境;盟市红十字会着力于统筹调度、示范引领、结合实际装备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旗县(区)红十字会着力于因地制宜灵活落实既定任务,奋战一线、积累成功经验;广大基层组织、志愿服务队释放活力、遍地开花。
四是提升红十字工作信息化水平。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反应速度,高效动态管理志愿者队、救护师资库、筹资平台,建设“三献”、公益项目数据库。加速启动“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推送“互联网+公益”运行模式,占领网络阵地、争取网民,以现代化手段为事业发展夯实基础。
善于有新作为,做干事创业的“开拓者”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是各级红十字会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理顺外部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尚方宝剑。红十字人要善于运用这些法宝,做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开拓者。
一是披荆斩棘,拓展事业发展空间。自治区红十字会紧锣密鼓积极研究“尚方宝剑”的“剑谱”:自治区红十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被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批转全区执行;争取彩票公益金500万元支持“五大体系”建设和核心业务工作并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努力协调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列入自治区人大立法规划和调研;积极推动在自治区红十字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全国省级红十字会首个监事会。
盟市和旗县市(区)红十字会要上行下效,奋马扬鞭、时不我待,决不可将“尚方宝剑”束之高阁。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干事创业的勇气,千方百计将法律和政策用活、用尽,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助力红十字事业发展。旗县市(区)红十字会在落实工作时,可结合实际协调争取将人道传播、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列入目标考核和创建体系;将应急救护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项目等工作纳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目录;将红十字价值理念培植社区文化站、邻里中心等社区治理载体中。要按照“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建”的思路拓展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二是善用利器,激发组织活动。红十字会承载着引领群众追求尊重生命、盼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必须立足优势、善用利器、执着追求,在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的过程中,不断激发释放组织活力。红十字组织手握利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事业发展的依靠与保障。理事会、监事会、执委会的设置是红十字会一大优势,一方面可以依靠法律力量不断推动盟市、旗县市(区)红十字会配齐领导班子、增强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理事会、监事会、执委会的作用,完善红十字会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民主决策机制,提高组织执行力。
三是雷厉风行,落实发展蓝图。“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切实做到任务能落地、政策能实施、规划不放空,关键在全区红十字系统干部队伍的执行力。要下力气解决红十字干部队伍理念滞后、知识结构不合理的实际困难,强化作风、优化结构、扩大培训、抓尖培养、整体带动,塑造全区红十字干部队伍新面貌、新能力、新价值、新追求,让红十字人在奉献红十字事业的人生中有归属感、获得感、价值感。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相结合,发扬蒙古马和“钉钉子精神”,按照既定规划,一锤一锤落下去、一年一年干下去,以坚毅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推动蓝图落地生根。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红十字人要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精神气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辛勤耕作,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使命担当、昂扬的进取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贡献人道力量。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红十字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