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39-8129682
  • lyshszh@ly.shandong.cn
  • TOP

     网站首页  机关党建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信息公开  我要参与 
     组织信息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组织网络 
     组织会议 
     时政要闻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基层新闻 
     典型经验 
     应急救援 
     应急救护 
     人道救助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财务信息 
     募捐资格 
     物资捐赠查询 
     资金捐赠查询 
     物资捐赠使用公示 
     资金捐赠使用公示 
     社会捐赠公示 
     红十字会员 
     红十字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应急救护培训 
     我要求助 
     捐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典型经验 >> 正文

典型经验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2019-03-22   审核人: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这是“人道救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人道救助是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长期以来,中国红十字会依法履责,在向贫困家庭、弱势群体提供人道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中国红十字会进一步推进改革之时,本报特邀部分红十字工作者及专家学者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为动力,不断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红十字事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为主题,畅谈学习体会。

    在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2019年十项政府工作任务,其中之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强调要“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把“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列入年度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人道组织、慈善机构的殷切期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道工作、慈善事业的亲切关怀。

    各级红十字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推进改革创新,开展人道救助,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展现红十字会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推进改革创新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红十字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融入党和国家的改革洪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革旧布新,重整行装再出发。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理顺管理体制工作。依法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是发展红十字事业的组织保证和必要条件,符合加强政府自身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受体制、编制、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理顺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工作一直进展不大。“基层薄弱、基础不牢”成为红十字事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一方面,要以这次红十字会系统的改革为契机,继续依法推进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到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更广泛地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

    加强工作机制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不可否认的是,红十字会相比其他群众团体,在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甚至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参照工青妇等其他群团组织和同级党政部门的运行模式,健全完善红十字会工作运行机制,使之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人员是首要问题。首先,要拓宽“入口”,除卫健部门外,要更多的从其他党政部门特别是从“在一线工作过、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中选拔干部担任红十字会的领导职务,为红会注入新鲜血液,为事业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其次,要打通“出口”,切实避免红会系统人才交流“死胡同”和“单行道” 现象的发生,着力破解红会工作人员“能进不能出”这一难题,争取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重视和支持,积极推动红十字会系统干部“走出去”交流,到其他部门、人民团体、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任职,享有与其他部门干部同样的交流权利,激发干部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工作重心下移。对于红十字会而言,群众在哪儿,红十字工作就要延伸到哪儿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瞄准基层、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向广大城乡基层投放更多的红十字项目,比如“红十字卫生站(院)”“红十字救护站”“养老服务”等,通过项目吸引广大基层群众参与到红十字工作中来,使之在参与和受益中走近红十字会、了解红十字会、支持红十字会,实现共建共推共享。

    要“关口前移”,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通过精心设计合作项目、创新合作方式,将红十字会的主责主业融入其他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在扩大交流、增进了解、协同发展的同时,将红十字会的人道理念和公益情怀深深根植于兄弟部门心中。

    要助力乡村振兴,在产业振兴方面,红会可以通过脱贫帮扶、众筹扶贫大赛、“魔豆妈妈”创业扶贫等方式切入,带动和促进产业振兴;在组织振兴方面,可以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和“千名干部下基层”等形式,让红会干部在基层一线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去“娇气”、接“地气”、长“才气”、蓄“底气”。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人道服务能力

    红十字会主责主业是什么?红十字会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概括为九项法定职责,核心业务是“三救”“三献”。各级红十字会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举措,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更好发挥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做好核心业务。着眼服务民生建设,进一步做好紧急救援、应急救护、社会救助和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普及健康知识,挽救血液病患者,捍卫群众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易受损害群体提供更多人道服务,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真正落到实处。

    主动担当作为。要在做好“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赈灾救灾、难民救助等更多国际事务,强化使命担当。要积极参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激发发展活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接社会转移职能,勇于拓展创新红十字会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红十字会工作,不断优化红十字事业发展环境。推进红十字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红十字会。

    扩大对外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红十字会的交流与合作,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红会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国际红十字运动责任共同体。

    凝聚发展共识。各国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同属国际红十字运动大家庭,有繁荣发展本国及地区红十字事业、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道危机的共同任务。中国红十字会要在加强与各国红会及地区红十字组织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中国红十字会的特色和大国红十字会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影响力,从红十字会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国际层面发挥更大作用。

    着眼服务大局,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提高人道动员能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人道事业中来,推动红十字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红十字人的必然选择。

    以创新思维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规范做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表彰激励等工作,提高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的规范化水平,特别要加大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社区等先进典型的表彰力度,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其次,要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能力建设,按专业领域制定服务标准,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服务规范、形象良好、群众满意的志愿者队伍。第三,要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国家和当地文明办的志愿服务体系之中,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成为国家和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青妇和其他部门志愿者一道,为社会进步和人道事业做贡献。第四,大力在青少年中发展志愿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要联合教育部门恢复开展“全国红十字模范校”评选工作,以此为抓手,鼓励引导青少年参与红十字运动,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培育种子、积蓄力量、开启未来。第五,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服务需求,发挥红十字志愿者在养老服务、精准扶贫和社会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红十字志愿服务特色,扩大红十字会社会影响。

    借助各种平台宣传推广红十字志愿者。广大红十字人及志愿者几乎每天都在做善事、好事、实事,如何把这些“好人好事”包装好、推广好,对红十字人来说既是课题也是难题。要善于借助各级党委政府“道德模范”“杰出青年”“感动中国”等社会关注度、知名度高的评选平台,积极推介广大红十字志愿者、志愿者队伍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实现宣传工作由“体内”向“体外”循环,使“红十字人物”“红十字志愿者”“红十字故事”跻身各类主流媒体,走进千家万户,逐步深入人心,得到社会认同。

    (作者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

    【关闭窗口】
  •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府佑大厦B座10楼   电话(传真):0539-8129682   邮编:276001
  • 电子邮箱:lyshszh@ly.shandong.cn

临沂市红十字会 主办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26973号   技术支持: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