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中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红十字会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红十字会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才能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不断解放思想,树立敢于担当的强烈意识
干事创业,推进改革,需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要有担当精神。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也是对红十字会干部的基本要求。
这种担当作为,不是顺风顺水时,做点顺水推舟的事情,而是日常工作要时刻不忘肩负岗位职责,能尽责、敢担责,勇挑重任;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
在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征途上,各级红十字会干部唯有以充沛顽强的拼搏精神奋勇向前、披荆斩棘,才能攻克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新胜利。
要有奋斗热情。新时代新征程,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作为党员干部,保持奋斗精神十分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作为红十字会干部,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立足人道领域,着眼民生建设,用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以不懈的奋斗投身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挥鞭策马、中流击水。
要有人道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不负所处的新时代。
当前正值小康决胜期、改革攻坚期、结构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
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许多亟待认识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红十字会系统的党员干部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秉承人道情怀,做好主责主业,回应时代需求,响应时代呼唤,化解时代矛盾,解答时代答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服务群众、回报时代。
加强实践锻炼,提升敢于担当的素质能力
一要压担子。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历来是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培养优秀的红十字会干部,同样需要压担子、指路子。越是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就越要把他们放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只有重任在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只有敢于“压担子”,善于“压担子”,才能识才、用才、爱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二要抓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方面,要加强红十字会系统内部的干部培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每年应把干部培训列入年度预决算管理,定期组织干部进行专项业务、综合素质、提升能力的培训,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省级以下红十字会应将干部培训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和组织部门的统筹考虑之中,使红十字会系统的干部与其他部门干部在集中培训上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实施。
三要重锻炼。总体来看,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较少,一人身兼多职和多项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的红十字会干部甚至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长期从事一项工作,对干部的长远发展和个人成长极为不利,也无益于工作创新。因此,应加强机关内部轮岗交流,使干部有机会经历多岗位锻炼和考验,这既符合干部培养使用的基本原则,也能弥补任职岗位单一的不足,有利于进一步营造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虽然条件艰苦、工作复杂,但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国家政策落实,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群众利益,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舞台,应组织红十字会系统的干部通过“干部下基层”“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等平台,到基层一线去锻炼成长,为广袤的边远地区和基层大地注入无尽的生机活力。
应打通出口,切实避免红会系统人才交流“死胡同”和“单行道”现象的发生,着力破解红会工作人员“能进不能出”这一难题,争取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重视和支持,积极推动红十字会系统干部“走出去”交流,到其他部门、人民团体、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任职,享有与其他部门干部同样的交流权利,激发干部活力。
建立评价机制,营造敢于担当的良好环境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干部乱作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少数干部包括红十字会系统的干部存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按照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要求,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奉献。
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把敢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干部安排到关键部门、重要岗位上来;对作出突出贡献、长期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埋头苦干、成绩显著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真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破格提拔使用;对年度考核曾连续三年确定为优秀等次,优先提拔使用;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大胆使用。
应改进考察方式方法,注重从“老实人”中选拔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真正“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理直气壮地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干部。
应引导干部克服“多干事多犯错、少干事少犯错、不干事不犯错”的错误思想,划定可容的“边线”和不容的“底线”“红线”,对那些勇于探索、先行先试,担当尽责、出现无意过失,经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程序,处置突发事件临机决断、事后及时报告的等情形,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认定,属于应该容错的要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防止拿容错当“保护伞”“挡箭牌”,搞纪律“松绑”。
把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效、作风纪律与年终目标考核和评先树优进行有效结合,引导更多的干部心无旁骛、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作者系山东省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