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39-8129682
  • lyshszh@ly.shandong.cn
  • TOP

     网站首页  机关党建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信息公开  我要参与 
     组织信息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组织网络 
     组织会议 
     时政要闻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基层新闻 
     典型经验 
     应急救援 
     应急救护 
     人道救助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财务信息 
     募捐资格 
     物资捐赠查询 
     资金捐赠查询 
     物资捐赠使用公示 
     资金捐赠使用公示 
     社会捐赠公示 
     红十字会员 
     红十字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应急救护培训 
     我要求助 
     捐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典型经验 >> 正文

典型经验

    双红融合 温情博爱——山东省临沂市红十字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2019-08-07   审核人:

    此文在2019年8月6日《中国红十字报》第2077期第三版理论版头版刊发。

     

    ■ 迟明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红十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和红十字精神,做实做好红十字工作,满足沂蒙老区千万群众的人道需求,成为摆在临沂红十字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临沂市红十字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红十字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群团改革任务,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目标,传承沂蒙精神和红十字精神“双红基因”,按照弘扬“双红”文化理念”、聚焦“三项”民心工程、突出“三大”品牌特色的工作思路,深化“博爱沂蒙”品牌建设,打造“双红融合 温情博爱”红十字品牌,沂蒙红十字事业实现创新发展。

    弘扬“双红”文化理念

    沂蒙是一片红色沃土,革命战争时期孕育形成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高度契合,相得益彰。市红十字会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新性地将红十字文化与与沂蒙精神相结合,实现了“文化叠加、互促相长、融合发展”三重效应。

    一方面,深入开展红十字文化理论研究。成立了全市红十字文化丛书编撰领导小组,聘请红十字文化研究顾问,组织力量赴平邑、莒南、蒙阴等县区走访调研、搜集资料,编写了《国际红十字在沂蒙》《理论与实践》《奉献与回报》《红十字视点》等红十字文化丛书。联合市社科联,开展红十字理论文化研讨活动,面向系统内外征集稿件60篇,其中获省、市级表彰19篇,形成了一批有理论深度、有研究价值的红十字文化研究成果。此外,平邑县发挥文化源头优势,走访慰问老会员,进家入户搜集资料,编撰了《平邑县红十字志》《平邑县红十字史略》和《平邑县红十字会档案资料选集》等书籍,沂蒙红十字文化成果得到进一步充实丰富。

    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红十字文化阵地平台。从沂蒙红十字文化源头入手,在临沂红十字运动发祥地平邑县蒋里村建设红十字文化展馆,馆内收藏民国时期的红十字会旗、中国红十字会正会员徽章、护照、门牌、胸章等珍贵文物300余件,被临沂市旅游委列为乡村民宿旅游线,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同时,转变将遗体器官缅怀纪念场所建在公墓的传统思维定位,把红十字文化与沂蒙红色文化融入其中,选择北城新区滨河沿岸开放景观地带,建成集宣传教育、纪念追思、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红十字文化园区——临沂市博爱园。

    聚焦“三项”民心工程

    临沂市红十字会明确着力点,在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红会所能的“民心工程”上着重发力,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以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效赢得群众口碑,不断提升红会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参与众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至2018年,全国红十字系统首届众筹扶贫大赛和魔豆妈妈扶贫创业大赛先后举行,为红十字会参与精准扶贫搭建了有力平台。蒙阴小米、平邑金银花荣获红品项目三等奖和优秀奖,3人获致富带头人奖,获得生计发展金20万元。推出了牛庆花、卞成飞等一批女性创业扶贫带头人,市红十字会授牌打造了市级创业扶贫基地5处,电商扶贫示范基地4处,“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在全国叫响。

    一年来,众筹项目反哺当地扶贫事业发展,带动农民工、残障人士、困难群众再就业万余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普及救护技能,助力健康临沂。做好应急救护工作,党委政府支持是关键。2016年,市红十字会成立了救护培训中心,建立了全市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联合市直机关工委,面向市直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启动了“珍惜生命·关爱健康”机关干部学救护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200余场次,普及培训2万余人,发放救护员证630余人,党员干部自救互救意识显著增强。

    扩大应急救护工作覆盖面,红十字救护站建设是重点。市红十字会立足老区优势,以政务审批大厅、国际展览中心、客运物流中心、国家地质公园及乡村田园综合体等重要公共服务场所为依托,自筹资金30余万元,建立红十字救护站7处,成立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7支。

    此外,市红十字会扎实开展应急救护“六进”活动,三年来累计开展活动1660场次,普及市民37万人,应急救护知识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有效提升。

    培植示范典型,助力养老服务。2017年3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确定临沂市为首批红十字参与养老试点市。市红十字会结合实际、统筹资源,在医养结合、养老公益项目、养老照护培训等方面做了一些有效探索。

    与市民政局、老龄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对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及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要求。12月,临沂卫生学校和临沂科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两处红十字养老服务培训基地正式揭牌。随后,在罗庄、河东、郯城等县区培育了5处医养结合实践基地。市红十字会依托实践基地,在全市启动“三个一百”养老照护志愿服务工作(即:百支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伍进社区、百名红会人员结对帮包、百名签约医生进家庭)。养老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2019年3月3日,临沂卫校“七彩沂蒙”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成立,在“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体娱乐、安全援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和生活陪伴”7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七彩沂蒙”养老志愿服务品牌良好社会形象。

    截至目前,各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三百”养老照护培训100余期,服务群众1.2万余人,为持续推进红十字养老服务工作,助力全市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突出“三大”品牌特色

    面对社会公众、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挖掘红十字工作潜力,做大做强做优红十字品牌,展示红十字人道服务特色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临沂市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找准定位,守正出新,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打造具有沂蒙红十字特色的工作品牌,树立“阳光人道 和谐红会”良好社会形象。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市红十字会一直将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示范先行,稳步推进,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临沂发展实际的基层组织建设之路。

    2012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县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的意见》,市红十字会制定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和落实方案,指导县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

    2013年4月,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郯城召开,郯城县在基层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社区红十字及博爱卫生院(站)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随后,费县高标定位,厚积薄发,将红十字基层组织延伸至社区(村居)、县直各事业单位、学校及企业,建立了应急救护培训和备灾救灾中心,打造社区红十字示范点20余处,规范理事、会员管理,实现了县区红会组织全覆盖。

    在两个地方示范带动下,各县区加强交流,比学赶超,形成了齐心合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市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全市16县区已全部理顺管理体制,共发展基层红会组织662个,团体会员单位597个,冠名红十字机构5个,会员30万人,红十字青少年7.6万人,志愿者4万人,市、县、乡、村“四级”红十字组织网络已经形成。

    服务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挽救血液病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社会关注高,群众反响好。市红十字会从“关爱生命、保障健康”的高度出发,建立“组织领导、阵地平台、社会宣传、服务保障”四个到位的长效机制,为捐献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关爱生命工程有效推进。

    一是成立山东省造血干细胞分库临沂工作站,在兰山区人民医院设立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定点采集中心,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配备专业医疗服务人员实行全天候不间断服务,方便市民随时进行血样采集。

    二是建立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依托大中专院校、团体会员单位、冠名医疗机构等成立26支分队,做实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保留”项目,协助工作站开展日常宣传动员、血样采集、跟踪服务、回访慰问等工作。

    三是充分利用网上红十字会平台,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市政务服务信息平台设立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窗口,公布“12345”咨询热线,随时接收、回复、反馈市民问询,解答公众疑惑。

    四是建立捐献前后一站到底、全方位跟踪服务。为捐献者开通体检服务绿色通道,全程陪护照料,发放专项慰问金,捐献后进行长期跟踪回访服务,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争取各级荣誉表彰奖励,切实让捐献者满意。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1.3万人份,捐献总数达67例,其中3例为涉外捐献,捐献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市红十字会以贯彻落实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契机,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将志愿服务与核心业务、文化传播、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打造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赢得群众良好口碑。

    2017年11月,中国南丁格尔护理服务总队临沂市33支分队成立,发展志愿者7800余人。为发挥队伍作用,2018年初,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博爱e站”,确定每周三为“固定服务日”,组织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轮流进驻站点,开展红十字知识宣讲、义诊服务、救护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期,服务群众1.2万余人。

    同时,在蒙山景区、客运中心、城市社区、商贸集市等人流密集区设立志愿服务站,分专业、分领域建立志愿服务队63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期,参与服务志愿者1万余人,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300余名志愿者获得省市红十字优秀志愿者、市十佳青年志愿者个人、全市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在新时代闪耀出文明实践新光彩。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关闭窗口】
  •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府佑大厦B座10楼   电话(传真):0539-8129682   邮编:276001
  • 电子邮箱:lyshszh@ly.shandong.cn

临沂市红十字会 主办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26973号   技术支持: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