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红十字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要求,着力推进红十字会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红十字会系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同样事关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和执行力。
一要完善监事会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对设立监事会作出规定,这是构建高效透明规范体制机制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红十字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红十字会法规定的重要举措。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虽然一些省市县红十字会按照红十字会法的要求设立了监事会,但在机构规格、人员配备、职能划分等方面各有不同。究竟如何合理设置监事会,各级红十字会还要在促进红十字工作与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两者之间通盘考虑,做好结合。
二要完善治理模式。一方面,县级以上红十字会要依法依章程按期换届,建立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新型治理结构,推进红十字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加强内部管理,聚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健全依法决策、依法执行、依法监督机制;增强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和法律顾问制度,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研究制定与红十字会法相配套的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治理模式。
三要创新方式方法。着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持社会化运行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红十字会与相关部门、其他群团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工作机制,推动区域间红十字会协同发展,凝聚起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强化服务意识,以扎实有效的人道服务工作打动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着力打造“网上红十字会”,在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真正解决公众关注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红十字会,推进红十字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加强基础建设,理顺管理体制
理顺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管理体制是红十字会法的基本要求。但是,“基层无腿、底下无人”成为红十字会最大的“体制性尴尬”。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理顺管理体制,还要继续从以下几点发力:
一要开展人大执法检查。开展人大执法检查是推进红十字会法贯彻落实、加快理顺管理体制的有力举措。实践证明,每一次人大执法检查,都对体制理顺和红十字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借新修订的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两周年之机,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一方面,检查基层红十字会法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纠正理顺体制“开倒车”现象;另一方面,重点推进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真正使红十字会从卫健部门分离出来,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推进组织、阵地、工作有效覆盖,发展壮大红十字会员、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会员、志愿者在人道服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鉴于基层人员较少、事务较多的实际,乡镇、街道、社区可以以“红十字工作站”名义开展工作,高校和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可以设立“红十字会”。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到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活动,更广泛地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
三要发挥好志愿者作用。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规范做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表彰激励等工作,提高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的规范化水平,特别要加大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社区等先进典型的表彰力度,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其次,要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能力建设,按专业领域制定服务标准,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服务规范、形象良好、群众满意的志愿者队伍。第三,要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国家和当地文明办的志愿服务体系之中,使红十字志愿者成为国家和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进步和人道事业做贡献。第四,要重视学校红十字工作,鼓励引导青少年参与红十字运动,为红十字事业可持续发展培育种子、积蓄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民生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为红十字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要打造统一的红十字品牌。一段时期以来,红十字品牌出现了“过多”“过杂”现象。同一项工作品牌在各地称谓不一,红十字人自己觉得乱,社会公众更是“懵圈”。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级红十字会要着力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援品牌、“红十字天使计划”先心病救助品牌、“红十字爱心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品牌、“红十字生命接力”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品牌等,为全国上下合力打造统一的红十字品牌“举旗定向”。因此,今后各级红十字会应以上述统一、规范的名称去打造、提升红十字品牌,上下一盘棋,同吹一个调,形成对外宣传“集束”效应。
二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特别是社区治理,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强化阵地服务功能,建好用好“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救护站”“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等阵地,将其打造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创新参与途径和方法,建设服务城乡社区群众的“博爱家园”,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三要繁荣红十字文化。只有加强红十字理论研究,繁荣红十字文化,才能更好的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红十字声音,进而为红十字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理论支撑。依托红十字国际学院、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和各地分中心,进一步推进红十字运动研究。发挥高校知名专家教授的作用,构建“红界”和“业界”结合、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大宣传格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繁荣发展红十字文化。
坚持依法治会,加强自身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推进红十字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依法治会前提下,抓好自身建设。
一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大力加强红十字会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红十字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红十字系统党的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地市级和有条件的县级红十字会设立党组,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红十字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要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分层次、多批次开展轮训,不断增强红十字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风险处置能力。强化队伍建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本领过硬、敬业奉献、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的红十字干部队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推动形成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使对事业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真情成为红十字干部鲜明特色。
三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红十字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